产品与服务

400-008-1003

登录
免费试用
万楼数据为温州市驻杭办提供数字化招商专题辅导
发布时间: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温州市驻杭州招商引智办事处召开驻杭招商引智工作 6 月例会,万楼数据创始人&CEO项铭受邀提供数字化招商专题辅导。

本文也将精选部分重点内容,与您分享交流

最初,万楼数据只是一个专注于帮助写字楼精准寻找潜在入驻客户的服务平台。通过海量的工商信息、招聘信息、招投标数据,我们为写字楼和产业园区“找客户、稳客户”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数据工具和策略分析方法。

但随着服务逐步深入,我们的视野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产业招商部门开始主动找到我们,希望把这套底层逻辑用于政府招商工作。于是,万楼逐步将产品逻辑从“楼宇招商”扩展到“政府招商”,如今已为全国 166个政府部门 提供数据分析与招商支撑服务,并形成一整套自洽的数字化招商体系。

更令人鼓舞的是:这166个政府合作单位中,两年以上续签率为100%。我们深知,这种续签不是因为偶然的“运气项目”,而是因为各级政府在使用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一个变化:“招商变得有方向、有节奏、有底气了”

这种由数据牵引、由逻辑驱动、由方法促成的“新式招商”,正在逐步替代以往那种依靠人脉、靠会议、靠投缘的粗放式做法。


当前招商引资2大痛点:低效率、低转化


然而,从与全国各地驻杭政府招商人员深度交流的经验来看,当下政府工作存在两个明显痛点:效率低与转化低。这两个问题的成因中最核心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对内与对外,皆存在缺口。

一、从“写字楼找客户”到“政府找项目”,我们做对了什么?

为什么原本为楼宇开发商提供的技术能力,反而在政府端发挥了更大价值?我们总结出一个底层逻辑:

招商的本质是“识别谁会来、知道为什么来、构建怎么来”。


写字楼要找客户,首先得回答“谁有迁址意愿”;政府要引项目,首要问题同样是“哪些企业会落地”,其次才是“怎么吸引他们”。

我们起初帮助写字楼进行入驻企业推荐,本质上就是通过企业招聘、经营扩张、办公面积需求等信号识别“有动机”的企业。这套模型可以无缝迁移到城市招商场景:我们不看企业名字,不看老板口碑,而是看企业行为

比如:

于是,我们对政府的帮助就不是简单给一堆名单,而是:

1. 目标企业画像+背后动机分析

2. 与本地产业的耦合度测算

3. 企业可能采取的落地路径建议

4. 对该企业在其他城市落地的路径反推分析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带方案招商”。


破除两个“信息黑箱”:真正解放政府招商能力


在服务各地政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两大“隐形黑箱”,极大限制了政府招商效率与转化率:


黑箱一:本地企业“自增长”无人掌握


今天中国城市之间的产业竞争,很多时候并不是“谁挖了谁的项目”,而是谁能先发现、先服务、先助推。很多企业并不是外部招商来的,而是本地原生的、市场自流入的。

比如温州一年吸引了 3000 多家优质企业,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正式招商流程。政府如果无法及时识别这些企业扩张意图,就无法提供配套场地、政策服务、金融支持,往往等企业“踩坑”后才介入,错失窗口期。

我们通过每日更新的工商、经营、招聘等数据流,建立起企业动态监测模型,让“发现企业”的能力像“开灯”一样,覆盖到整个辖区、整个楼宇。


黑箱二:目标企业选择逻辑“不对称”


很多招商部门打电话时都在“推政策”,而不是“对需求”。企业其实并不缺信息,而是缺理解它逻辑的人。

比如:

很多政府招商部门仍然按照“列名单、打电话、约上门”的旧模式推进,触达的是低意愿、低粘性的客户。而我们则通过企业行为线索模型,从落地的“动机端”出发,识别高意向客户并提供匹配理由,大幅提升转化成功率。


从“画像”到“模型”,六类落地路径构成招商全景图


企业落地一座城市,背后往往存在不同的动机与逻辑。我们在大量项目跟踪中,梳理出企业最常见的六类落地路径,帮助政府更精准理解企业需求,匹配更具针对性的配套策略。

第一类是城市公司或城市总部,这类企业通常是出于销售拓展的考虑,希望深入本地市场,靠近客户,打开区域渠道。对于这类企业,城市的消费能力、交通便利性和品牌认知度是其主要考量因素。

第二类是区域总部,常见于那些需要统筹管理多个省份业务的中大型企业。它们更关注城市能级、商务环境和政策稳定性,通常会选择在所在区域的核心城市落子,以支撑长期战略布局。

第三类是研发中心,这种类型的企业对人才依赖强、技术密集度高,更倾向于落户在高校云集、科研基础扎实的城市。地方政府在高校资源对接、科创载体建设、研发投入配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是其重点考察的维度。

第四类是生产基地,主要出于成本和供应链考虑。这类企业通常对土地、电力、水价等要素成本高度敏感,同时也希望贴近上下游产业链,以提升制造协同效率。

第五类是职能中心,例如客服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数据后台中心等。这些机构虽然并非主营业务部门,但需要稳定的人力供给、良好的办公环境以及便利的通勤条件,常落地于人口密集、高校丰富的区域。

第六类则是企业总部,属于企业战略性迁移行为,往往伴随着融资需求、股东协商、政策评估等复杂博弈过程。此类落地关注的不只是硬条件,更重视城市的长期发展潜力、资本生态和产业成熟度。

理解这六种落地动机的差异,有助于政府在招商过程中“对症下药”,避免用统一模板应对多样化需求,推动政策供给与企业诉求真正对接。

今天的招商,不是你多会打电话,也不是你多会办活动,而是你有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动机、构建行动路径的能力。

匠人软件二维码

关注匠人公众号

匠人软件二维码

关注匠人科技视频号,接收第一商办干货

客服咨询

400-008-1003

品牌合作

pinpai1@creams.io
版权所有: 杭州匠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2919号 | 浙ICP备15042599号-2
电话咨询
客服热线
400-008-1003
获取报价

关注专属顾问
获取完整资管干货
申请试用